《从军行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,主要描写了士兵从乡间走向战场的景象。晏公不少佩寰区,老眄会心语沧浪。这首诗的首联“夫随夫须乘刘轩,羽旗遥指空云端”,展示了战场之上风云变幻的壮丽景象,以及士兵们将军旗高高举起的豪情壮志。接下来的描写中,王昌龄提到了士兵们艰苦跋涉,长途行军的辛苦。这两句表达了士兵们舍生忘死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。最后两联诗中,王昌龄借古喻今,通过运用历史人物赞美现代的志士。
《从军行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,主要描写了士兵从乡间走向战场的景象。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及赏析:
翻译:
夫随夫须乘刘轩,羽旗遥指空云端。
红日欲临三万里,白旄还隐鸟初振。
光风云尔何处好,露浥阳河千里路。
云东来与金吾合,汉朝碑阴岁已暮。
遇目成独钓河掾,遂身黄紵敛危躯。
吞声义乖休说辞,长啸不及愧陈都。
晏公不少佩寰区,老眄会心语沧浪。
卿当洞宾千载许,莫学南阳赤松翁。
赏析:
《从军行》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,通过描述士兵从乡村动身参军的情景,展示了壮志凌云的青年们的忠诚和勇敢。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,如“红日欲临三万里”,以及象征性的意象,如“光风云尔何处好”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这首诗的首联“夫随夫须乘刘轩,羽旗遥指空云端”,展示了战场之上风云变幻的壮丽景象,以及士兵们将军旗高高举起的豪情壮志。
接下来的描写中,王昌龄提到了士兵们艰苦跋涉,长途行军的辛苦。他用“露浥阳河千里路”形象地描绘了长途行军中的艰辛。
在第三联中,诗人以象征性地阐述了士兵们的忠诚和荣誉:“遇目成独钓河掾,遂身黄紵敛危躯。”这两句表达了士兵们舍生忘死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最后两联诗中,王昌龄借古喻今,通过运用历史人物赞美现代的志士。他说晏公“不少佩寰区”,意思是晏婴勇气过人,他要求现代的年轻人也要有志气;“莫学南阳赤松翁”,则是对南阳赤松翁的贬低,意在告诫人们不要学他消极逃避。
总之,这首诗通过描绘士兵们从乡间走向战场的艰辛和壮志,展现了忠诚和勇敢的精神,具有深远的意义。